1、物質的理化常數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.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: 一、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:吸入、食入。 二、毒理學資料及環(huán)境行為 遷移轉化:天然水中的鋅以可溶的絡合物狀態(tài)存在。天然水中的鋅還要向底質沉積物遷移轉化。鋅可與天然水中的粘土礦物締合,被吸附在日格中成為吸著離子,吸持的形式為Zn2+、ZnOH+及ZnCl+。此時鋅隨同粘土礦物沉積遷移到底質中。鋅還可形成化學沉淀物向底質遷移。含鋅廢水排放到天然水體中后,在堿性環(huán)境生成Zn(OH)2絮狀沉積物遷移到底質中。Zn2+與S2-有很的親合力,也可形成溶度積極小的ZnS沉積到底質中。測定結果表明,底質沉積物中含鋅范圍為45~2221ppm,平均110ppn,是水體中鋅含量的10,000倍。水生動植物有很強的吸收鋅的能力,致使水中的鋅向生物體內遷移。 一般說來,水生動植物體內鋅的濃度可比水相中鋅的濃度高出1000~100,000倍。因此鳳眼蓮、菹草、金魚草、浮萍有希望作污水中鋅的凈化植物。土壤中鋅的遷移性取決于土壤的pH值。鋅在酸性土壤中容易發(fā)生遷移。當土壤為酸性時,被粘土礦物吸附的鋅易于解脫,土壤中不溶的氫氧化鋅可和酸作用,轉變成可溶的Zn2+狀態(tài),土壤中鋅以Zn2+為主,容易淋失遷移或被植物吸收,因此,缺鋅現象常常在酸性土壤中存在。 鋅濃度為2mg/L時,水有異味,濃度為5mg/L時水呈乳濁狀。 危險特性:具有強還原性。與水、酸類或堿金屬氫氧化物接觸能放出易燃的氫氣。與氧化劑、硫黃反應會引起燃燒或爆炸。粉末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易被明火點燃引起爆炸,潮濕粉塵在空氣中易自行發(fā)熱燃燒。 3.現場應急監(jiān)測方法: 試紙法;檢測管法《簡易快速水質檢驗手冊》,吳靜賢等主編 4.實驗室監(jiān)測方法: 原子吸收分光紅外法(GB7475-8,水質) 5.環(huán)境標準:
6.應急處理處置方法: 一、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(qū),限制出入。切斷火源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,穿消防防護服。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。小量泄漏:避免揚塵,使用無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、潔凈、有蓋的容器中。轉移回收。大量泄漏:用塑料布、帆布覆蓋,減少飛散。在專家指導下清除。 二、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(tǒng)防護:作業(yè)時,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。必要時,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。 三、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:脫去被污染的衣著,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。 滅火方法:滅火劑:干粉、干砂。禁止用水、泡沫滅火。 |
鄭重聲明:本網站信息僅供健康參考,并非醫(yī)療診斷和治療依據,不能代替醫(yī)院和主診醫(yī)生的診斷和治療
CopyRight2007 -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版權所有:職業(yè)病網 - 專業(yè)的職業(yè)病門戶網 有害信息舉報:023-63240005 舉報QQ: 3054280132